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蒋瑞莲百度百科 > 第102章 半个军需官(第2页)

第102章 半个军需官(第2页)

若是那些草原能回到大夏的怀抱就好了,到时候想养多少羊就养多少羊。

当然,现在也只能想想罢了。

之前卖洗子瓜的汉子也把晒干的全部瓜子送来了,总共是1343斤。

蒋禹清给他的收购价为15文每斤,1343斤,也就是20两零145文。扣除之前给他的五两订金,蒋禹清又给了他15两145文。

原本以为没人要的瓜子,一下都卖掉了,还卖了个好价钱。汉子拿着银子,激动的手都在抖。

有了这些银子,老娘就有钱吃药了,大儿子的聘礼钱也有了,还可以多修两间房子。

汉子问明年我要种了,您还要吗?蒋禹清告诉他放心大胆的种,种多少她要多少,如果可以,让他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一起种。

到时候就算卖不了这么多银子,价钱也不会低太多。

汉子欢喜的答应了说:“我留够了种子的,明年一定带着大家好好的种瓜。”

金秋八月。各县的玉米成熟了。

成人两个巴掌长的玉米棒子,被从比人还高的玉米杆子上掰了下来。撕开包裹着的外皮,就露出里头金黄中带点红的玉米粒来,整齐又饱满。

采收下来的玉米棒子拨去外衣晒干后,搓下粒来,扬去灰尘渣沫,一过称平均亩产将近千斤。

17个县中,产量最低的平均亩产也有920来斤,最高的有1011斤。

消息传开,全肃州的百姓们都沸腾了,他们纷纷跑上街头,甚至跑到县衙门口,去磕头,只为表达内心的感谢。

九月,收完了青稞,就开始刨土豆了。

全肃州的平均亩产在2650斤左右。消息一出,百姓们再度喜极而泣,肃州有救了,过了今年,明年他们再也不会挨饿。

蒋文渊下令,让各个县衙务必严加看管好这批种子直到来年分发给百姓。但有差池,直接提头来见!

各县主官自然不敢懈怠,真出了事,这位上峰可是真敢杀人的。

收完了土豆,各县的棉花也迎了来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丰收。

今年有了足够的水源灌溉,各县的百姓们在保证自家不会饿死的情况下,使劲儿的种棉花。

收上来的棉花,蒋文渊全数卖给了当初中标商人。这样,百姓们即赚到了钱,中标的商人也能靠这些棉花获得比从前更多的利益,皆大欢喜。

双方交接的时候,蒋文渊问那位大棉商,自己能不能同他订十万条6斤重的棉被。

大棉商当即就惊了道:“可以是可以,但是大人您要这么多的棉被作甚。”

蒋文渊忧心道:“冬天马上就要来了,玉门关大营里的将士们还没有新棉被。他们的被子都是几年前的了,早已板结不保暖了。某身为大夏的一员百姓,也想为他们尽一份心意。”

大棉商道:“即如此,侯爷为何不扣下一县的棉花?”

蒋文渊摇了摇头道:“当初招商订好的亩数,怎能临时变卦。该怎样就怎样。我若私自扣下,那就是失信。人无信不立,做为一府主官,我不能自毁长城,做失信于人的事。”

大棉商深深的他的人品所折服,6斤重市值二两多银子一条的新棉被,最后以1两八钱的超低价格卖给了他。

10万条,即便是一两八钱银子一条,也要足足十八万两。双方签了买卖合约。蒋文渊先给了五万两的定金,剩下的十三万两银子,约定在过年前一次性付清。

其实光就他自己,把他撸光了也凑不出一万两。这些都是宝贝女儿让他买的。

蒋禹清除了食邑和封地的税收外,京城国药局的给的三成分红,邱神医就给了她两成,光是这一笔每年就有将近十万两银子的分红。

因为她传授天医术的关系,她二师兄不由分说,又把京城和安医院的盈利,分了她二成,这里又是一大笔。再加上肃州城外的“温暖毛纺”,不算那批黄金,她也是妥妥的小富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