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王姨。我今是来办这个的。”江夏掏出粮食本和户口本递了过去。
王主任接过白底红字的粮食本,看着上面那个熟悉的名字有些伤感。
“粮食本就不用换了,就是你的口粮量换下就行。”
“你原来是27斤的定量,这会入了职,定成了37斤。户口本这个,你想换啥?。”
“诶,这不爹老不回来,我想把自已换成户主。给江秋她们办入学什么的方便点!”江夏答道。
王主任惊愕:“嘿,你小子胆挺大啊,不过户口本我这边办不了。”
说着指了指桌上的文件,“上个月开始,户籍办理就从街道办移交到派出所了。这样,我给你写个证明信,你今就拿去办理看看。”
“还有,你娘的烈士证带没有?”
江夏点点头。
“凭烈士证,国家每个月给予家属一定补贴的。”
王主任边算边说:“嗯,按你娘的标准,每个月补贴20元,还18斤的定量粮票。”
嘿,这个是江夏没想到的。
原以为就一次性发放的抚恤金,没想到每个月居然还有补贴。
王主任又详细为他解释一番。
相当于抚恤金是单位的补偿,而补贴则是国家为烈士的后代发放的福利。
国家爸爸真好!
想到补贴,江夏心中一动。
把早上给聋老太送面的事说了说。
仿佛一个做了好事的孩子在父母面前炫耀一般。
王主任倒是挺高兴的揉了揉江夏的脑袋,道:“能尊敬老人是不错,不过那老太太情况有些特殊,平常心就好。”
江夏卖萌:“不对啊,一大爷经常在院里说,老太太给红军的战士做过鞋,还缝过衣服。算是我们的老前辈呐!”
“还说街道办每个月都给她发补助,我娘是烈士了才有得补助。老太太还活着,就能每月有补助。她是不是有大功劳啊?”
王主任摆摆手:“说不清,这事有点拧巴。尊敬老人就行,其他的倒不必做太多。”
说着又捏了捏江夏的脸颊:“别拿什么阿猫阿狗的和你娘比,你当烈士身份那么好得的?”
江夏秒懂,本来嘛。个小脚老太,京城都没出过,还给红军送鞋?
送他奶奶个腿。
不就是国家爸爸心善,照顾孤寡老人嘛。
但一想又不对,现在的兔子穷的叮咣响,哪来的富余去干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