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罗马帝国玩具 > 第三百章 工期(第3页)

第三百章 工期(第3页)

这在过去。大港造船厂根本不敢想自己能有赚到这么多美元的一天。五百万美元相当的人民币其实大港造船厂不缺。官牌汇价兑换美元。大港造船厂一个月的工资就要有这么多。

可这是美元,能赚人民币和能赚美元在国内根本就是两个待遇好吗!

安东尼在思考片刻之后,重新划定了第二轮投标的范围。果然,这次干脆缩减到了五家造船厂的范围。韩国的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重工,以及新加坡的吉宝造船厂,和最后的中国大港造船厂。

随后这五家造船厂重新提交新的报价,在强势的船东群体面前。造船厂也只好同意了这种极为不利的投标方式。

安东尼在收到新的标书之后,没有停顿,当即又开始了唱标。

“新加坡吉宝造船厂,1986年10月,七千五百万美元。”

安东尼第一个唱出的就是新加坡的吉宝造船厂,唱标之后他不由轻轻摇了摇头,显然对这个报价并不满意,因为它和上一轮的报价并没有什么区别。

紧接着他拿出了下一封标书,唱了起来:“韩国现代重工,1986年5月。七千万美元。”

人们频频向着韩国竞标团的方向看去,现代重工这是要同时开工两艘才能拿出这个时间来。价格上又有了一定幅度的降低,加上韩国人的资历,已经不比中方那五千万的报价性价比差太多了。

“韩国三星重工,1986年7月,六千五百万美元。”

“韩国大宇重工,1986年2月,八千五百万美元。”

韩国人显然在“围标”,此围标并非串通压低报价之类的围标,而是将所有的投标方式都涵盖了起来。

时间短造价高,时间长造价低,所有可能都给出来之后,其他投标方要怎么胜出?

场上众人的目光又击中到了中方的身上,中国人第二次投标使用了什么策略?是否和韩国人撞车了?

“中国大港造船厂,1986年5月,五千万美元。”

哦——

中国人盯住了中线,价格没变,但是减少了两个月工期。可这样一来,与三星重工的9个月六千五百万比起来,似乎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

果然,安东尼对这一轮投标仍不满意,继续圈定了三家造船厂进入第三轮。三星、大宇和大港造船厂,这几乎可以说已经是决赛形势。

第三轮的标书投递很快,安东尼开标的速度更快,他毫不疲倦的继续唱标。

“韩国三星重工,1985年5月,六千万美元。”

“韩国大宇重工,1985年2月,七千万美元。”

“中国大港造船厂……”

安东尼唱到一半,突然瞪大了眼睛,不由看向了孙厂长的方向,像是要确认什么似的。

“大港造船厂,呃,1985年1月,五千万美元。”

“confirm!”孙厂长震拳做出成功的表情,咬牙笑着站起来确认道。

毫无疑问——

“我宣布,中标方中国大港造船厂,1985年1月,五千万美元!”

安东尼对这个价格当真是非常满意,竟然还笑着学着做了个抱拳的动作,向着孙厂长表达恭喜。

韩国竞标团围坐在一起,李在勇微微点头,不易察觉的露出了一个笑容。

“很好,接下来就按照这个节奏继续下去。”李在勇脸上丝毫没有竞标失败的沮丧,沉稳的看向周围的韩国同胞们:“让我们的人上去,按照计划,将中国人短期工期全部拿下来。最多这批船,我们到期不要定金放弃提船就是。等到他们剩下的全都是长工期,再低的价格也没有用。到时候……”

“到时候我们就联手给他们和日本人扣上操纵市场的帽子!”

朴在京嘿嘿笑道:“日本人给中国人介绍了太多的业务,如果中国人将这些业务都吃下来也就算了,如果吃不下来,那就是日本人想要操纵市场,低价长工期的骗人排挤我们韩国造船业出局,根本没有诚意好好做业务,中方造船能力就很值得怀疑了。”

“对,到时候日本人要么就砸了给中国人介绍业务的牌子,要么就是逼着中国人将所有的订单都吃下去!”

“那些眼看着别人拿到短期便宜造价船舶的船东,占不到便宜之后,能把日本人给撕了!”

“嘿嘿——”

“哈哈——”(未完待续。)

ps:  226拔刀啦,尉官团拔刀啦!天诛八尺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