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啦!中啦!我们大少爷中啦!中了头名!”侯府派出来看榜的小厮惊喜万分,高声大喊。
太好了,大少爷中了头名!他要快些赶回去报喜,一定能领到厚厚的赏钱。
小厮这一嗓子,看榜的全都朝他看去,就想看看这个闻西洲到底是哪家的。你别说还真有认出这小厮的,“这不是武安侯府的人吗?这个闻西洲还真是他家的?”
“你认识不?没听说过呀。”
“学问这么好,不应该寂寂无闻的。”
“啊,我想起来了。小闻大人,曾经的大理寺少卿小闻大人,他的长子可不就是武安侯府的大少爷吗?算算年纪,差不多就该县试了。”
“啊,小闻大人的儿子都这么大了?咦,他什么时候回京的?咱也没听说呀!”
“你算老几,人家回京还得告诉你?”
“原来是小闻大人的儿子,难怪学问这般好。”
闻九霄一走就是八年,自然也有不知道他的,便朝其他人打听,“你们说的这位小闻大人这般有名?”
“一看你就是才进京的,连小闻大人都不知道?”被问的人可得意了,“武安侯府知道不?小闻大人便是这府上的三爷。别看武安侯是武将,小闻大人学问却非常好,是曾经中过状元的人。他呀不仅学问好,还擅长断案……”
当年,闻九霄在京里就是名人,年轻一辈中行走的标杆,提起他,哪个不能说上几句?
于是,小闻大人之子闻西洲中了县试头名的消息,就这么传出去了。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荡起一圈圈涟漪。
不过一个县试头名,真正的权贵,他们还不看在眼里。
可闻西洲才多大?听说今年才十四。年轻便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有无限可能。
更何况闻西洲是闻九霄的儿子,闻九霄当年在京里锋芒盖住了同辈所有人,他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得了县试头名,可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哪!
有哪见过闻西洲的,心里更是羡慕嫉妒恨。这孩子相貌太好了,多少年没见过生得这样齐整的孩子了。他爹就是少年状元郎,他比他爹也不能差,到时一路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又是一段父子佳话!
这样的儿子谁不想要?生不出来,那就……咦,闻西洲才十四,之前又一直跟随父亲待在山云县,婚事肯定还没有定下。
于是,家中有适龄闺女的,纷纷打上了闻西洲的主意。
因为儿子,闻九霄再一次被京中诸人提起,这叫什么?他虽不在京城,但京城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有人不理解,都说这位小闻大人多厉害多厉害,这都外放八年了,怎么还没回来?八年一直窝在山云县那个地方,连官职都没往上升一级,这是什么意思?
只有上层那些朝臣知道,别看闻九霄八年没挪地方没升官,身上的功劳却是不少的,尤其是他在山云县一手缔造了水兵,肃清了海上海贼,造福沿海百姓,光这份功绩就够挣个爵位的了。更别说山云县的人口都翻了一番,赋税比之最富庶的江南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不得不承认小闻大人是位治世能臣,这样的能臣别说升官了,封疆大吏都做得。
之所以还是个县令,十有八九是皇上有意压着他的,皇上应该是要把他留给太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