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明匹夫免费阅读 > 第51章 劝进(第1页)

第51章 劝进(第1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对于京师的百姓来说,崇祯二十年的新年,非比寻常。

自崇祯年间以来,建奴屡次入塞,京师戒严已是常态,担惊受怕过年也是常态。而自从朝廷南迁,河南卫军北上,京城的百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原以为被大明朝廷遗弃,谁知道却是喜出望外,苦尽甘来。

河南卫军大破建奴,夺回山海关,流寇损兵折将,退回山西,终于,京师的百姓们,可以安安心心过年,甚至许多百姓,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王泰入主京师,不过短短两月,京城内外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垃圾被清理了出去,乞乞丐和破落户都分了田地,何况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粮食一船一船的由南面运来,粮价平稳不说,官府还专门设了粥场,用于给养贫困百姓。

用官府的话来说,北王殿下已经下了死令,今年冬天,京师不得饿死一人,不得冻死一人,懈怠者必会追究,一查到底。

更有甚者,朝堂上面已经传出话来,过了年,京师和北直隶就要实行义务教育,所有的孩子免费入学,贫困家庭还有补助。

虽然京师各县府,有一些百姓心有怨言,因为他们还指望自己的孩子,充当家庭的劳力。但对大多数的百姓来说,这都是仁政,是善政。

只要有英明神武、爱民如子的王泰在,只要有无坚不摧的河南卫军,无论是建奴还是流寇,又有何惧?

何况,北王殿下在京师度过新年,百姓都希望北王能常在京师,给他们心灵上的安慰。

对于王泰来说,在京城过年,也是迫不得已,军中将士都在北地,更有许多人呆在关外,他要是选择回河南过年,岂不是太过不近人情了些。

虽然进了北。京城,但是王泰并没有在三大殿办公,而是选择了文渊阁处理政事。

明太祖朱元璋始创宫殿于南京,即于奉天门之东建文渊阁,尽贮古今载籍,此即文渊阁建阁之始。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文渊阁随之建成。

文渊阁最初的作用是藏书、编书。着名的《永乐大典》,即是在南京文渊阁开馆编纂。明成祖于永乐元年下令修书,永乐六年《大典》书成之后亦藏于文渊阁。北。京宫殿建成之后,明成祖还特别谕令将南京文渊阁的藏书运至北。京收藏。

但文渊阁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藏书、编书,而是用作天子讲读之所,后来文渊阁成了阁臣入直办事之所,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秘阁禁地。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嘉靖命工匠相度,以文渊阁中一间恭设孔圣暨四配像,旁四间各相间隔,而开户于南,以为阁臣办事之所。阁东诰敕房装为小楼,以贮书籍。阁西制敕房南面隙地添造卷棚三间,以处各官书办,而阁制才完全具备。阁门高悬圣谕,严申规制:机密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许擅入,违者治罪不饶。可见,文渊阁已成为事实上的内阁,其地位和作用非同一般。

王泰原本想去顺天府衙门,但又觉得占了阎应元的办公场所,不合时宜。最后不得已,搬入了紫禁城,在文渊阁办公。

宁远城和太原城一样,在河南卫军猛烈的炮火之下,很快就破城。清军撤回了锦州,而李自成的大顺军,大部则是撤回了山西。整个北地,除了满清占据的关外,李自成的陕西,其它各地,譬如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湖广,大体上都在了王泰的统治之下。

海外的殖民地,为这次战争,提供了足够的粮食和弹药。

殖民地当然要补贴大明,对此王泰深信不疑。

除夕夜,所有的将臣济济一堂,虽然大多数人没有家人陪伴,但也是其乐融融,气氛融洽。

“殿下,今年这个春节,北地的百姓们终于可以好好过年了!”

坐在下首的顾炎武,意气风发,脸上都是喜意。

一生致力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忧国忧民、至情至性的顾炎武,因为妻子有了身孕,国运昌盛,开怀不已。

“殿下在北地不能与夫人和子嗣共度佳节,实在是太遗憾啊!”

陈子龙笑着说道。为显示他对河南卫军的信心,甫一进北。京城,他就把家人接了过来。

一直以来,他对河南卫军的战力,都是深信不疑。

另外几张椅子上的董士元和王国平等人,则是面面相觑,有些失望。

董士元倒不是因为没有去破宁远城,没有战功,而是因为王泰放虎归山,让崇祯去了江南,明明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或逼崇祯退位,君临天下,现在倒好,成了划江而治了。

“京师的百姓被荼毒多年,这个年,要让他们过好,吃饱穿暖,一个也不能落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