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见阿姐!我要见阿姐!”
满堂寂静,耳畔听着张延龄被拖走时的叫喊,满朝诸公尤自感觉着实不真实。
消失了十余年的廷杖再现了?
陛下真的准备处死这两个祸国殃民的东西了?
怎么感觉这么不真实?
听着这文华殿外紧接响起的廷杖声,与那张延龄、张鹤龄此起彼伏的痛喊,众臣思绪被拉回现实的同时,不禁缩了缩脖子。
这叫喊声,听着都疼啊。。。
弘治皇帝环视众臣,见众臣皆是无言,当即冷声道:
“以后若再有官员勋贵犯法,便依此作罚。”
众臣拜倒,齐声应道:
“吾皇圣明。。。。”
明代施行廷杖的校卒,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这是门技术活儿。
首先用皮革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则是包上一层纸张。
给这皮革穿上衣服后,让锦衣校卒对它们行杖。
填充砖头的,要做到衣服不破,但砖头碎裂。
而包裹了纸的假人,则要做到每一板落下,用尽全力,外面的衣服破烂,内里纸张丝毫不损。
据说锦衣卫中的高手,可以做到对一块豆腐打板子。
里头都打烂了,但外面依然是完完整整的一块。
练到这种火候,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完全由锦衣卫说了算。
有一条潜规则,外廷之人或许不知,但是对于宫中常伴皇帝的宦官、常驻以备廷杖的锦衣卫而言,却是必须熟知的一条。
那就是行刑之时,监刑太监的口令与站姿。
廷杖乃是锦衣卫操行,行刑之时,自有宫中宦官监刑。
如果喊的是“打”。
那没事儿,甚至说这是好事儿。
这个“打”,意思就是敷衍一下,也就打出点皮外伤而已。
如果是“用心打”,喊话的同时,监刑太监两脚并拢。
那歇菜了,这是往死里打。
皇帝根本就没想过要留这人性命,哪怕是判廷杖20。
锦衣卫也完全是有信心在前十杖,将人直接打死。
死都不带什么伤的,旁人见了也只能道一句:此人耐力忒差!
而相较于‘打’和‘用心打’之间,便是这‘着实打’了。
监刑太监如果喊的是“着实打”,同时两个脚撇开,成外八字。
这就是往不重不轻上去打!
而八字越往外,板子落下造成的伤害便要越低,一般‘着实打’情况最严重,可能也就是下半辈子拄拐瘫痪,致死是不可能的。
这种板子最是考验行刑之人的功夫。
既不能像‘打’那般,躺了几日便好。
又不能像‘用心打’那般一命呜呼。
得折中,还得让这被打之人,不躺个十天半个月,根本好不了。
而好了之后,又能立马活蹦乱跳,丝毫无损,方为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