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毕竟不是傻子,在密林之中,他占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在出了密林之后,却是有着极大的危险。
吐蕃军队,显然是很适合在密林之外作战。
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荒漠之中战斗。
吐蕃傻眼了,却没有丝毫办法,只能是悻悻撤退!
转机,只可能是在吐谷浑了!
……
几天之后,消息传到了长安。
长安城里,通过李恪上报的信息,皆是举城欢庆,大败吐蕃,吐蕃血流成河。
一个个的消息,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的耳边,然而这惊雷,又是如同惊喜,让人忍不住想要兴奋。
李愔收到了李世民的召见。
这个,自然是在早朝之上了。
大殿之下,百官议论纷纷,都为李恪取得的巨大胜利而兴奋。
李世民更是赞叹道:“大唐有此雄军,还怕他吐蕃?如若敢再犯,必杀之!必灭之!”
“皇上,臣以为此刻可以乘胜追击,打吐蕃一个措手不及,灭吐蕃之威风!”房玄龄站了出来,拱手汇报战况的同时,又再次要求乘胜追击!
李世民沉默了。
追击,这种胜利的背后,谁都想要追击,可这追击,如果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呢,又该要如何?
李世民不敢想象,也不想下令。
然而,大殿之中,赞同继续追击的,却是占了一大部分。
长孙无忌更是直言不讳,“按三皇子说法,吐蕃已经大败,而对面吐谷浑,却是做好了埋伏,如果此刻两面夹击,势必能取得更巨大的胜利。”
一时间,众人仿佛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但是,只有李愔知道。
此刻的大殿之中,是暗流在涌动。
房玄龄想要追击,那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要李恪取得更为巨大的胜利,立下更大的功绩。
而长孙无忌说要继续追击,却是多少显得有些不妙了。
长孙无忌是在安排李恪去送死呀!
只要是个精明人,都能明显感觉出来,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不怎么对付。
外加之,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支持的皇子又不一样,此刻,他们却达成了一致意见,那明显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此刻,唯有李愔无比清楚。
一时间,大殿之中,有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共同支持追击之后,大殿百官之中,至少有六成人选择了附和。
李世民没有了办法,只能将目光放在了李靖身上,问道:“李将军,你精通兵法,此刻,能否追击?”
李靖突然被问,显然也是没有做好准备,只能无奈一笑:“皇上,吐谷浑边境情况,臣也是不甚了解,这个问题,我相信六皇子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站在中间,一直沉默的李愔,听到这番问题又推到了自己身上,一时间可谓是无奈之极。
“愔儿,你认为如何?”
“不便追击,吐谷浑那边情况不明,埋伏是否成真,还是尚问之题。”李愔撇了一下嘴,“再加之,是三皇子在带兵,没有分析出具体情况,那么会出现巨大问题的!”
这一刻,众人都忍不住挑眉了,李愔这是点名批评了,还说李恪带兵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