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撤守潼关,以除骑兵之利,等陇右河西朔方边军援至,自可围杀此獠。”
在李世民看来这还需人教手里兵马不是经商的就是卖艺的,既然如此就好好将潼关利用起来,然后等着便是了。
虽然丢脸了一点,但总好过强行送死,既丢脸又丢命吧
而成都府衙中,将纸条投入光幕的孔明面有无奈。
小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结合光幕中季汉之境遇,体会愈发深刻。
不过好在,如今的境遇已经完全不同了。
旁边刘备已经在拍张飞的肩膀了
“翼德啊翼德,当自勉。”
张飞很委屈,哼哼道
“俺都给那范疆记功了。”
关于此事法正可以作证
“攻汉中时,范疆张达先登险些死于米贼刀下,还是翼德将军勇于援护。”
刘备很欣慰
“三弟已有大将之风”
法正笑嘻嘻补了一句
“两人被翼德将军以长槊扫开,在床上躺了三月方能下地。”
刘备一时间哑然,不过最终还是拍拍张飞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徐庶对玄宗的两封诏书颇有微词
“此败罪在禁军,然禁军糜烂之责岂在乎封常清”
并讥笑道
“怯战者无罪,为国请战者反倒被治罪,何般道理”
“看来这大唐之勇武,在乎边将与勇卒,而不在于朝堂诸公。”
对于成都府衙诸人来说,前一刻还在感叹血战怛罗斯的高仙芝后继有人。
这封常清引兵强叩国门迫使其国君请降,何其威也
而下一刻如此英雄名将便成白身,卷入这安史之乱的浊流中,令人感叹。
玄宗刚在长安高调表态,后脚就收到了前线的急报
高仙芝弃守陕州,引兵退守潼关。
这个决定是在封常清的劝说下做出的,而两位名将的综合考虑也很合理。
首先,此时高仙芝所率的天武军同样募自禁军,此时禁军的水平套用史书中的一句话就是“皆不受甲”。
也就是连盔甲都不知道怎么穿,高仙芝本就被烂兵搞得焦头烂额。
其次,此时潼关虽是天险,但无驻兵,高仙芝面对叛军若是不幸败了,叛军是完全能够一波直接捅穿潼关,兵临长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