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飞卢 > 第468章 大结局上(第1页)

第468章 大结局上(第1页)

但他们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离得远,而且他们在地面上,声音传过来便没那么大了。

城上的钱指挥当然能看得见城下的步卒,但他这边不着急开火,一直等到对面把五台投石机差不多组装完毕、估摸着自己在他们后方的人马已经完成了包围,才下令装药装弹,准备好开火。

目前朱瑜生产出来的火炮还没有弹道学这个说法,因此也用不上表尺一类的工具,但原始的条件下自有原始的解决办法。

在山上试炮的时候,针对每一门炮,他们都仔细地测定了炮口的仰角与射击落点的关系,然后也和北边的兄弟们一样,在城外的地面上设置了许多小的标定物。

比如石堆,树枝这种不起眼的东西,只看敌人在哪个标定物的附近,那么就对应着把炮的角度调整好再开火即可。

朱元璋的投石机部队很不幸,恰好将他们的投石机安放在了某个早就标好距离的石堆边,这个小组的头头还嫌弃这石堆碍事而踢了它一脚。

但这并没有改善什么,因为城头的三门炮早已按标定好的角度对准了他,只待命令了。

投石机做为秩序输入的典型形式……而火炮背后是没有新的社会秩序进行支持的,朱瑜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甚至也没有和朱泰讨论过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理。

如果是按着朱泰之前的话,偶尔一次灵光乍现的技术变革虽然可以短期内在秩序的洼地上建立起一块高地,但时间久了,就像是湖心中的小沙州,早晚还晚是会被洼地里的水淹没掉。

换言之,朱瑜需要想出一套适合大明现在的情况,但又不能太过超前的组织模式来与他的军事力量相匹配,否则哪怕留下了火炮这样划时代的武器,最终也会变成军阀混战的利器,然后在一段时间之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不过这并不是眼下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朱瑜一边听着南门那边的炮声从城墙上往过走,一边纳闷为什么东门这边如此安静,朱元璋的人一个都没见到。

驻守南门的钱五第一轮齐射便摧毁了十架投石机中的三架……虽然他这边的陆地上有提前做好的标记,但投石机的受弹面积要比战船小了许多,在火炮这一端稍有差池,在敌人那边便会偏出去一两丈。

所以钱指挥对于第一轮射击的战果相当满意,马上敦促手下进行第二轮射击。

但对城下朱元璋的士卒们来说,这次射击完全不存在“没有命中”的问题,因为他们站的足够密集,而且都遵照着投石机的作战条令,站在投石机的后面等投石机将对面城墙砸得差不多了再开始进攻。

可没想到的是,他们这边的投石机还没有组装完毕,便遭到了来自长旗县南门的火炮轰击。

排在投石机身后的士卒们顿时伤亡惨重。

钱五当然不可能等他们的投石机组装完毕再开火,而且他这边每一架投石机都有一门要塞炮和两门中型炮照应……这么大的炮弹打出去无论有没有命中,对投石机身后的人来说都不是件好事。

这边的禁军跑得并不比河滩那边的慢,当他们发现城头轰隆一响火光一闪自己这边立刻人仰马翻之后,马上哄的一声开始四散奔逃,但可惜已经晚了。

长旗县的城南虽然也有镇子在,但因为城南有山的原因,所以住的人并不是很多,因此,可供通行的道路也同样不多。

钱五早就提前将城南的镇子清空掉,然后在所有进出镇子的路口布置了臼炮和小型炮,而且在朱元璋禁军的来路方向也布置了埋伏,这边朱元璋的人还在组装投石机的时候,他们撤退的路就已经彻底被封死了。

而且,钱五为了防止有人会跑脱,特地还在炮兵的身后配备了弓箭手……毕竟这些人比起炮兵要灵活得多,而对方是有骑兵的,火炮的射击间隔未必能完全堵住想要逃跑的骑兵。

但事实证明他多虑了。

大明这边没有一匹马能忍受火炮的轰鸣,要么疯了一样乱跑乱跳,要么原地转圈再也不肯走动,直到把他们的主人坑死或者与主人一起死为止。

钱五指挥着城上的炮兵又打了两个齐射,眼看着下边的敌人全部跑散后才停了火,然后让城里预备好的厢军出城收缴物资和清理还没有死透的敌人。

这边的厢军还没有走到投石机前,南门外四下里便响起了埋伏者的炮声和被中了埋伏者的惨叫声。

钱五站在城楼上,看到城下各个埋伏的地点不约而同地冒起了火炮开火后的白烟,而且这些白烟大概呈一个以南门城门为圆心的半圆形。

这意味着朱元璋的禁军是完全无章法地逃散的。

敌前溃退对于战败一方而言是最危险的行动之一,这相当于一个建制的军队完全变成了由一堆个人组成的散沙,只要稍稍施力,就会被彻底消灭干净。

钱五轻轻松了口气,他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确认,城南的这一支禁军肯定要全军覆没了。

唯一出了意外状况的部分是本来计划好进攻城东门这一营禁军。

他们走的路就是高文之前回长旗县所走的路,虽然之前辎重部队到达的时候让驻长旗县码头的水师来修路,但水师修修码头还凑合,让他们修路无异于让厨师盖房子,于是那路修得自然像糕点一样,表面看上去很平,一走上去就陷下去了。

所以直到朱指挥的主力被摧毁,他们甚至连一半的路还没有走完。

他们是从码头出发的,因此有相当一段路是在江边,于是不可避免地,他们看到了从上游漂下的碎木和尸体。

营指挥立刻命令全军停止前进,然后派出了人前去打探。

半个时辰后,打探的人回来了,带回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朱将军殉国,水师全军覆没。

营指挥使当然不信,一边又派出人再去打探,一边站在江边盯着江面,想看看是不是有更多的人从上游漂下来。

然后他便如愿以偿了。

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代表朱指挥坐船的那块红色的船头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