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宋士昌 > 第49章 士(第1页)

第49章 士(第1页)

“恭迎王相公!”

燕京城北城通天门外,众将单膝跪下,一起上前行礼,一众文官则是躬身肃拜。

“各位兄弟、贤达请起!”

王松白衣宽袍,内罩软甲,软脚襆头,胯下白马,南人士子,不怒自威。

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国为民,甘贫乐道,而不是像北宋末年士大夫们的集体沦陷那般,寡廉鲜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势利和萎靡中断送了“士”的精神。

滚滚长江东逝水,国破家亡,山河飘零之际,身死殉国者比比皆是,如宋元之际,明清之交,但民风之萎靡,文臣武将之寡廉嫌耻,真正懂得道义者,又有几人?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春秋战国,儒家舍生取义,墨家死不旋踵,法家贵法而不贵义,道家绝仁弃义,儒墨作为显学,士子多蹈义而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乃是士子们精神世界的具体象征。

伯夷、叔齐采薇首阳山,义不食周粟而死;屈原投汨罗江,不齿与俗、丑共伍而死;候赢助魏公子夺得兵权,义无反顾,报知遇之恩,自刎而死。人人为大义而殉道,舍生忘死,乃是个人之气节。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翼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自春秋战国,尤其是魏晋以后,士人趋于名和利,风骨不再高洁,忠义上更是打了大大的折扣。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个人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诸般厚黑之学大行其道,中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危矣。

耶律楚才现在还没有出生,也不知会不会出生,燕京城也没有昆明湖,那位800年后于此投水而死的所谓“国学大师”,以为自己和屈原一样是殉道而死,实则忘记了,屈原的头上没有辫子。

毛被捋顺了,剩下的便是识时务的俊杰、良禽择木而栖的“顺民”。

也不知他太原城抗金而死的祖上,得知自己的后人为同样凌辱中华的蛮夷小族殉葬,会不会发出一声叹息?

宋人以文治武,舍弃了汉人血液里面的尚武精神,难怪会被蛮夷小族一再碾压。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箭、驾车为军事技能,是士人必修之技艺,但在有宋一朝,这些必须的修为,基本被抛弃了。

不要说春秋战国是士人所遵守的大义,就连魏晋以来“多忠少义”的基本操守,也荡然无存了。

王松此番打扮,就是要告知世人,至少是麾下众人,真正的士人,应该是怎样!

王松微微点了点头,双手虚托了一下。

“谢相公!”

众人又是一起喊道,直起身来,站在一旁。

“罪人柴思训,率燕京城原汉人旧吏,拜见王相公!”

看着跪拜一地的旧朝官吏,王松上前一步,面带微笑,扶起了柴思训。

燕京城中的女真官员,已被柴思训尽杀,作为他投诚忠义军的投名状。现在他的命运已和忠义军绑在一起,王松自然要做一番姿态,以示友好。

至于城中如何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他才懒得去管。王朝更迭,事关天下大事,权力转移,自然是鲜血和鲜花并存了。

王松抬起头,对着一干归顺人等,正色道:

“诸位,你我同为华夏后裔,炎黄子孙,血浓于水。如今能幡然醒悟,阵前起义,乃是对汉人有功之人,尔等自有重用。以后当安抚百姓,造福一方,不要辜负了燕地百姓的期望!”

众人大喜,都是上前称诺。

王松的意思,显然是要众人在燕地为官,不会像赵宋皇室一样,北官南调,形同软禁,看来这位相公要温和靠谱的多。

当然,也要自信、强硬的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