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宋 帝王 > 第三十四回 内侍做恶惹祸端 高宗被迫行禅让(第3页)

第三十四回 内侍做恶惹祸端 高宗被迫行禅让(第3页)

主管浙西安抚司机宜文字时希孟说道:“中官这个祸根为非作歹,到现在已经激起公愤了,若不全部铲除他们,天下的动乱不会停歇。”

军器监叶宗谔补充说道:“陛下,已经到这个时候了您还在可惜一个康履!您就杀了他,姑且安慰一下三军将士吧。”

宋帝赵构不得已,就命令吴湛去抓捕康履。康履平时作恶多端,早已经知道在劫难逃,因此一听到士兵哗变,就赶紧藏起来了。

吴湛由于早早已经和苗傅等叛军联系好了,因此他一直重点关注着这些要被清除的人物。于是吴湛带人在宫中搜捕,终于在清漏阁的基座仰尘板上面逮住了他。

抓到康履后,吴湛让卫士把他带到合门,交给苗傅等人。康履早已经吓得面如土色,瘫痪在地。

苗傅让人把他架住跪在地上,随即对着城楼上的文武百官说道:“康履假冒朝廷旨意,贪权揽贿,鱼肉百姓,今天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处决了他。诸位大臣还是引以为戒吧!”说着就让军士把他扯住,一刀下去,鲜血四迸,腰腹早已成为两段,随即砍下了他的头颅,用竹竿顶起来,和王渊的头颅相对树立在城楼下面。

宫城上面的文武百官早已经吓得不知所措,纷纷用手遮挡住脸面不敢往下看。

杀死康履之后,宋帝赵构劝说苗傅等人回归营寨。苗傅等人这时才发现,朝廷腐败无能倒不完全是奸臣宦官的原因,而是宋帝赵构自己已经蜕变的原因。在宋帝赵构还是康王时,那是何等威武霸气、英明果断;可是自从坐上皇位之后,就想一直稳坐江山,而且害怕宋帝赵佶、宋帝赵桓二位皇帝被金人返还回来。因此现在只想苟且偷安,享受荣华富贵,不愿意冒险去攻打金人、迎接二帝、收复失地了。只要宋帝赵构还在位,朝廷还得腐败下去。况且,乱军已经杀了宋帝赵构的内侍和重臣,宋帝赵构会真正地饶恕自己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一步到位换掉宋帝赵构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苗傅于是狠心起来,出不逊语,对着宋帝赵构说道:“圣上您就不应当再继续做皇帝。你现在的皇帝名不正言不顺,不能服众。您看,您的哥哥渊圣皇帝(宋帝赵桓)继位时名正言顺,因为他有道君皇帝(宋帝赵佶)亲自拟定的禅位诏书。他们两位皇帝现在都还健在,你怎么能自己当皇帝呢?你怎么利用满口的仁义道德儒家伦理治理天下呢?将来渊圣皇帝(宋帝赵桓)回来之后,你该怎么办呢?”

宋帝赵构脸色非常难堪,文武百官也面面相觑,低头不语。宋帝赵构悄悄把朱胜非叫到跟前,凑近他的耳根说道:“既然他已经这么说了,看来有鱼死网破的架势。你先去和他商量一下,即便是委曲求全也罢,他的要求咱们全部满足。只要朝廷还在,咱就慢慢从长计议吧。”

朱胜非下楼后,问苗傅道:“将军究竟意欲如何?”

苗傅答道:“朝廷权贵、中宫内侍已经腐败透顶,必须另外建立一套班子。”

朱胜非说道:“真是罪过、罪过!这么大的事情谁敢做主!那你想怎么办呢?”

苗傅说道:“首先换掉当今圣上赵构,然后请隆佑太后一同听政;再派遣使者与金人议和,避免生灵涂炭;如果渊圣皇帝(宋帝赵桓)能回来,那岂不是更好!”

朱胜非回来,告诉宋帝赵构以及文武百官苗傅等人提出的要求之后,大家都默不作声。宋帝赵构无奈之际,就下诏书恭请隆佑太后垂帘听政。朱胜非一看,苗傅的根本要求已经满足,危险应该已经解除了,就带领文武百官来到宫门外面,宣读宋帝赵构的诏书。

苗傅、刘正彦听完这个诏书后并没有拜谢,他们说道:“自有皇太子可立,况且道君皇帝已有禅位的先例。现在遵照先例禅位给太子不就行了吗?”

张逵补充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今日之事,当为社稷百姓着想。”接着又说道:“道君皇帝、渊圣皇帝都还健在。天无二日,人无二君,康王他凭什么放着他的父亲、哥哥不去营救,反而自己当皇帝,这算是忠孝之义吗?怎么能率领大臣治理天下百姓呢?”

文武百官都大惊失色。因此百官又进来告诉宋帝赵构说:“苗傅、刘正彦不拜受诏书。”

宋帝赵构问为什么,众人没有人敢回答。时希孟单独上奏说:“有两种选择:一则率百官与他们同归于尽,报效宗庙社稷;一则顺从三军之言禅位算了。”

通判杭州事浦城章谊责骂他说:“这是什么屁话!三军的禅位意见,那能顺从吗!”

宋帝赵构窘迫又无奈,只得对朱胜非等宰相说:“朕当退避,但应当启禀于皇太后。”

朱胜非说:“没有臣下逼迫圣上禅让的道理。禅让肯定都是自愿的,怎么能被他们逼迫着禅让呢?那就不叫禅让了,而叫夺位。”

颜岐说道:“如若得到太后自己的圣谕,这就名正言顺,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宋帝赵构于是让颜岐入奏太后,又命吴湛传话给苗傅等人说:“已经请太后御楼商议了。”

这时三月底,又发生倒春寒天气,北风劲烈,门无帘帷,宋帝赵构坐在一把竹椅上,没有垫子藉褥,冻得瑟瑟发抖。

等了一会儿,太后乘坐着黑色竹舆,由四个老宫监陪同着出宫了。宋帝赵构看到皇太后出来了,就立于楹侧不再坐竹椅了,百官再三请他坐,宋帝赵构说:“我不应当再坐这个位置了。”

太后不想登上城楼,内侍报告给了宋帝赵构,悄悄给宋帝赵构说:“太后准备出门安抚叛军,怎么办呢?”

执政大臣都认为不行,说:“太后如果被他们抓去劫持为人质,怎么办呢?”

朱胜非说:“他们肯定不敢!我愿意跟随太后出宫,来回传话,顺便看看这些叛贼的意图。”太后于是就出宫去见苗傅,宰相执政大臣在后面跟随着。

苗傅、刘正彦拜于太后座椅前面,说道:“今日百姓无辜,三军将士肝脑涂地,还希望太后为天下做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