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剧透从三国开始分析 > 第40章 敦煌古往出神将(第4页)

第40章 敦煌古往出神将(第4页)

“安史之乱危殆至此”

李世民颓然,这感觉就像是知道有一场兵败在等着自己。

但既不知敌将是谁,亦不知如何败的,满满的都是无力感。

“十万之军尽丧,生者也成了白发军。”

房玄龄与杜如晦同样也注意到了另一个新奇字眼。

“王仙芝与黄巢起义”

房玄龄迟钝了一下“这不是百姓叛乱乎”

在两位重臣看来,起义就是起义兵义军的意思,但

“那吐蕃为张议潮所扫清。”杜如晦一字一句道

“而张议潮归长安后,也未有领兵记录,可见当时晚唐或已无外患。”

“故王仙芝与黄巢其人,是起义兵反唐”

长孙无忌吓了一跳,很想反驳点什么,于是先飞快了扫了一眼陛下的脸色。

出乎意料李世民脸色并无不豫,只是静静看着那方小小的光幕。

于是长孙无忌也决定闭口不言。

杜如晦大胆一拱手道

“请大家治臣失言之罪,依臣之见,那后世既非唐民亦非汉民,这王仙芝与黄巢受此赞誉。”

“或是因为晚唐内忧外患,官吏反成百姓之敌。一如”

李世民摇摇头,这例子还用说简直太多了。

他此前承千古一帝之赞誉,当时便幻想过或许真缔造了一千年之朝。

但如今以张议潮算来,唐祚至多也就三百年。

“一个千古一帝,仅能保百年吗”

这一刻犹如曾经身为秦王行军打仗一般,李世民的思维无比清晰

“若延唐祚,则先延百年盛世,而百年盛世之持久,在朕之子孙,更在朕之文治武功。”

朕这贞观上将要缔造出更强的贞观之唐

李世民雄心勃勃,首先,他就要超越光幕历史中的那个自己

回望历史,张议潮也是晚唐为数不多的救星之一。

只是可惜,依靠吐蕃之乱趁势起兵收复故土的张议潮,

是个先天发育不良的一方势力,而且在打通凉州之后还受唐庭掣肘。

吐蕃在河西的百年统治,既成就了张议潮的威名。

又从根子上毁掉了充满希望的归义军。

第二更稍晚,下一章这部分内容完结,需要写的公允一点。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