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意味深长地看了看陈晓,“我明白你的意思,一方面是落实男女平等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给闹事儿的那帮人再添点儿堵。回头我在厂领导会议上提一下,估计问题不大。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主要还是管理层面,周副厂长跟我都是男的,得考虑避嫌地问题,所以最好是调派两位女同志来协助工作。”
“这个我可以答应,妇联的孙大姐为人和善,性格也比较开朗,很有亲和力,让她当老周的副手。至于你的副手嘛,李丹怎么样?”
陈晓能理解杨厂长的意思,李丹的身世背景可以帮农场规避一些麻烦,何况如果农场搞好了,给李丹升官也就顺理成章。
“我服从领导安排。不管派谁过来,我们一定搞好团结,把农场建设成轧钢厂另一张亮眼的名片。”
杨厂长微微一笑,“李丹,你过来一下。”陈晓假意要走开,却让杨厂长一把抓住,“别想溜,李丹可没种过地,你要是敢欺负她,我饶不了你。”
李丹听到杨厂长叫她,收好相机,就快步走了过来,额头满是汗水,兴致还算高昂,“杨厂长,这个农场太好了,让我想起建设南泥湾的场景了。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之火代代相传,很适合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
杨厂长瞥了陈晓一眼,淡淡地说道,“这篇文章很重要,尽快写好给我看。另外,陈晓提出想找个有文化的女老师,农闲时节教教这些女同志,我看你就挺合适。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
李丹本想一口答应下来,但是看到陈晓默然不语,心想这家伙又搞什么鬼,难道他不欢迎自已来农场吗?“杨厂长,我个人当然是坚决服从领导安排的,我不怕吃苦,只怕我做不好,耽误了工作。”
看李丹没有直接答应下来,杨厂长也不着恼,语重心长地说道,“李丹,你也别太谦虚,毕竟是高材生,教这些妇女同志有点儿大材小用了。这样吧,你回去之后再好好考虑考虑,如果实在是无法抽身,我再安排其他人好了。”
随后,杨厂长就跟周副厂长讨论一些事情,留下面面相觑的陈晓跟李丹。
“陈工,怎么不欢迎我来农场吗?”李丹一边拿出相机,又拍了几张照片,一边跟陈晓说道。
陈晓倒不是担心李丹的工作能力,更不怀疑她的工作热忱,只是一旦李丹牵扯进来,可能会引起李广汉的不满,这样李丹夹在其中可能会比较为难。“你别装糊涂,杨厂长打的什么算盘,你会不明白吗?”
李丹嘿嘿笑道,“你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我在你心中的地位,还在杨厂长之上啊?这种话都跟我说,你这个心腹可有些不称职。”
陈晓懒得跟李丹斗嘴,更何况大庭广众之下,俩人窃窃私语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少得瑟,要不是迫不得已,我都不想趟这趟浑水,你犯得着牵扯进来吗?”
李丹却不以为意,“我早就跟你说过,我不是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我是真心实意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你们这些男人总是自以为是,瞧不起女人,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至于大哥那边,你更不用担心,公私我们还是分得清楚的。”
陈晓暗道,还真是无知者无畏,“行吧,我再说什么,反倒显得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农场的起步很顺利,接下来主要是研究所的那些人要进行多项实验,对此陈晓不太感兴趣,也就堂而皇之地偷懒。顺便打理下空间,冬小麦长势良好,一个月内就会成熟,到时候免不了要辛苦几天。反倒是销路有些麻烦,大量面粉流入市场,肯定会被人发现的。还会产生大量的麦麸,足够蓄养百余头牲口。
李丹刚刚结束田间扫盲课,经过办公室的时候,发现陈晓一个人仰头发呆,还以为他又琢磨什么事情呢。敲了敲门,“我们都忙的脚不沾地,你倒好,在这里躲清闲呢?”
陈晓思绪回到现实,“我可没偷懒,我在想事情呢。”
李丹随手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意外发现水质清甜,跟平时喝的略带苦涩的水截然不同,这才发现拿的是陈晓的水杯,急忙放下,“行,你是考虑大事儿的,我就是跑腿的好吧。”
陈晓也懒得辩驳,拿了本书继续看起来。
李丹本想继续说些什么,看陈晓似乎兴趣缺缺,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你上次做的点心挺好吃的,回头有空再给做点儿。”
“看情况吧。”陈晓不冷不热的回应道,仿佛书里有什么内容深深地吸引着他。
李丹也有些好奇,站起身来,一把抢过陈晓手里的书,略带疑惑地问道,“哟,《老残游记》,这不就是闲书嘛,你还说没偷懒?”
“同一本书,站在不同的角度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我看书可不是无聊打发时间,你得先了解社会,才能顺应潮流,适应社会,有计划的改造社会。”
看陈晓说的一脸正经,李丹有些不敢相信,“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这是你该考虑的事情吗?外面那群女同志跟我反映过好几次了,想让你给她们上课。你既然这么有觉悟,不妨跟大伙儿分享下心得体会。”
看李丹是不打算善罢甘休了,陈晓只好放弃偷懒的想法,“我就是吹牛呢,别当真啊。对了,播种机好像有点儿故障,我得去看看。”陈晓拿起水杯,不等李丹纠缠,一溜烟就没了踪影。
跟农场相对平淡的生活相比,轧钢厂却显得有些过度亢奋。随着运动向纵深推进,一些知识分子也抛去顾虑,高举起良知与责任的大旗,对厂领导进行了更为深层,也更加尖锐的批评,温度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