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金屋不藏娇重生全文阅读 > 第三百六十二章 玩笑(第1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玩笑(第1页)

沈太后带着凌三川出现在文武百官视线里的时候,大雍皇帝遇刺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朝堂。

天降救星于大雍王朝,眼看着新君便要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雍盛世,谁能想到,竟突然遭到了如此重创。

天妒英才,亡我大雍。

整个朝堂之上,充斥着朝臣的悲恸与哀泣。

可谓是一盘散沙。

偏偏这个时候,朝廷的两个主心骨,大理寺卿和兵部尚书都在京都城墙上严阵以待,等着挥师北上的镇北军。

五路偏逢连夜雨,该如何是好。

沈太后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主持大局,竟让顿失主心骨的文武大臣们觉得她也没有那么反感了。

对于众多人云亦云的朝官而言,强势与雷霆的沈太后反而让他们多了一些安全感。

提到天子遇袭一事,身为天子生母,沈太后自是表现出了她应有的悲痛欲绝。

但是强悍如沈晚棠,悲恸中还是勉力撑起一股子精气神,带着悲鸣的哭腔对文武百官说道:

“国无储君,四方动乱。”

“如今陛下遇刺,生死未卜,为保我江山稳固,当立储固本。”

沈太后这话说得太明白不过了,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与她一同进来的那名小小少年。

凌三川这会已经被宫人拾掇着,换回了男装。

文武百官一瞧,这不就是鸣金山上险些为先帝披麻戴孝的那个小小少年吗?

孩子身份晦涩,一直没有被挑明。

却极可能是陛下存世的唯一骨血。

到了今时今日,孩子不得不被搬上台面,对此沈太后亦是颇感无奈:

“自打陛下亲征后,各位藩王便盘旋在京都四周,时刻打探消息,不肯听旨就藩。”

“我知陛下遇刺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各地藩王必生异心,到时候诸王乱斗,陛下好不容易打下的大雍天下,必为其所祸乱。”

“西南一线,更是不安稳,算算日子,镇南将军朱迟墨也该到了,却不知是敌是友。”

“原本我一老妪,也不欲再站人前逞威风,只是不忍心看到陛下立这不世的基业,今惨遭横祸后,他留于世间的这一点点血脉,却不能承先祖基业,反被诸王乱斗所害。”

沈太后这一番良苦用心之言,不仅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而且十分准确地戳中了文武朝臣心中的要害。

诸王乱斗的岁月,文武百官都亲历过,可不想再来一次了。

大雍新君乃众望所归的大雍脊梁,他的血脉,无论真不真,有且仅有这么一条,即便是个赌注,朝臣们也想拼命保全。

众人看向沈太后,看到她声泪俱下的模样,只当她虽然并非贤明,也曾有大过错,但她终归是天子之母,与储君也是血脉相连,所出言辞、方案、决断,定是为了陛下,为了大雍。

“今日我沈晚棠替远在异乡的陛下做主,将养在楚安侯府的陛下骨血,立为大雍储君,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若是平时,沈晚棠如此草率便将储君的人选定了,必会造致朝野非议。

但是此刻众人都沉浸在君主遇袭的悲伤之中,难以自持,又遭沈太后恐吓,深恐陛下一旦遭遇不幸,大雍天下将再陷纷争离乱之中,

故而对于沈太后的这个决定,文武重臣思量后,一咬牙,一跺脚,纷纷表态道:

“臣等拥护太后的决意。”

“臣等拥护储君继位。”

一些拿不定主意的大臣,便也只是推说:

“西南来犯,来势汹汹。这会兵部程尚书和大理寺凌少卿都不在朝上,立储此等大事,当先与两位大臣商议。”

更何况立的就是大理寺少卿凌洒金名义上的儿子。

对此,沈太后自有辩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