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在墨璃这里没讨着什么好,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又风风火火地跑到实验室去找黄教授告状,想要让这位如今炙手可热的科研圈大佬来压制墨璃那嚣张的气焰。
谁知人家黄教授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时间应付这帮毛孩子,随便派了个实验室的助理来打发他们:
“黄教授说了,墨璃同学才是‘新跃’团队的总负责人,团队选人的事也全权交给她负责,你们有什么意见直接去跟她本人提就好。”
可是墨璃的态度早就非常明确,绝对不会招他们进团队。
就这样,这个皮球又被原封不动地踢了回来。
……
原本这帮人都逐渐打消了加入“新跃”的念头: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说不定那个所谓的新型材料只是一个噱头罢了!”
“没错,那玩意儿将来能不能实现量产还是回事呢?现在就嘚瑟成这样,迟早有她从神坛上摔下来的一天!”
“谁稀罕去他们组给她卖命啊?大不了咱们加入别的课题组就是了,说不定咱们还能研制出其他更牛逼的新型材料,狠狠打她的脸!”
可是消停了两天之后,愤怒的心情在得知所有入选“新跃”的学生每个月都会拿到一万块的补助时达到了巅峰。
这下子,班里这十来个学生彻底坐不住了。
要知道,他们上大学一年的学费都只需要五六千,一个普通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是一两千。
这一万块钱对于绝大多数十八九岁的学生而言,可见有多大的吸引力。
何况还是一个月发一万,也就是说,读个大学不光不用花钱,一年下来说不定还能攒个头十万!而且加入的还是实力如此强劲的科研团队,将来毕业找工作时,这绝对是履历里非常精彩的一笔,比起当过学生会主席肯定要有含金量得多。
就连先前那一两个原本因为个人原因没有选择加入“新跃”的同学都有些后悔了,主动去找墨璃询问能不能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墨璃自然欣然同意,如今“新跃”急需快速扩充人才,只要符合她的选择标准,她当然来者不拒。
……
至于那十几个从一开始就被她放弃的学生可就破大防了。
眼看着自己的同学们一个个都喜上眉梢,跟亲朋好友分享喜悦,班里的气氛成天欢快得跟又过年了一样,而他们却什么都捞不着,心理会平衡才有鬼了。
甚至还有人愤愤不平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爸妈。
家长们不明真相,只听到自己的孩子在京北大学一个月少拿了一万块的奖励。一个个跟疯了似的,千里迢迢跑来学院组团去院长办公室闹事。
一群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乌泱泱地把院长堵在办公室里:
“院长,你给我们解释解释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欺负我们家孩子?”
“亏你们京北大学还是百年名校!我们是信任你们才把孩子送到你们这里来读书,你们倒好!竟然公然歧视我家的孩子!所有学生都有的补贴就他没有,这是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