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回去,还是有饭吃的。
何氏虽然生气也不敢不给男子们煮饭,只是对倩倩态度就差了许多,倩倩已习以为常,每次跟何氏吵完架两人都要冷战几天。
最长的一次是那年夏天,两人因为何氏给了两个舅母一匹色绢而互相不理了大半个月,最后因为什么事才又说起话来?后面何氏就再也不敢拿她织的布做的东西随便送人。
因为天开发了话,将家里管钱的权力给收了,他自己与禹寿合管。
这样何氏就不敢拿银钱出来,只能在实物上打主意。但是布料有她盯着呢,尽管效果算不上好。
但倩倩已打定主意不做那两个舅母要的东西,至于何氏想什么法子办到,是她自己的事情,倩倩才懒得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纺了会纱,又读了半个时辰的书,练了半个时辰左右的字,给布上了一会色,觉得冷得很,干脆织布去。
却是何氏在蚕房织布,她只得到小织房里去织。
那织机上还有半卷未织完的麻经。麻布不适合冬天穿,不保暖,冬天也卖不上价。这是织好后染了色准备立春后才挑到贺县去的。
广西天气热,麻布和葛布出货快,染色布尤其如此。
一天,出去收布的禹寿冒雨回来了,还带来一个面生的人,一进屋就叫拿瓜子,煮茶,还叫倩倩上坡去把公公叫回来。
倩倩只得戴了斗笠系了泥屐出来,踩着水把正在给木板画刻线的天开叫了回来。
原来是禹寿到下村人家收布给钱时碰到了一个从楼田来的人,带来了周夫子的拜帖,说是三天后若无大雨将来拜访。
周夫子是柏崽的老师,对他的学业要求极严,助力颇大。禹寿虽然没有进学,文章写得怎么样还是看得出来的。他要来,自然要阖家准备。
禹寿在仔细读了拜帖后叫倩倩研墨,用一张仔细切好的本地竹纸写了回帖,放回信封里,请来人帮忙带回。来人不吃饭急着要走,禹寿去送。
大人们就讨论要备哪些菜式,哪些点心,哪些茶点。
点茶要哪些,要备哪些料,三天的时间准备应该是够的。还叫倩倩用剩下的墨汁写在纸上,晚上再讨论。
等禹寿回来,几个人又发散思维想着周夫子来的目的,肯定不会只是到家里看一下那么简单,他是还有个小女儿的,若非有招婿的心思?如此则更是要好好招待了。
于是要泡豆,做豆腐,炸豆腐泡,酿豆腐。
用食茱萸做辣汁,磨芥籽做芥末酱,蒸糯米饭打糍粑之类的事情在第一天就开始做。
光是磨豆腐,炸豆腐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等到第三天,能备的都备好了。
第四天,也就是周夫子帖子里说的三天后,这天倒没有下雨,却是阴阴的。
周夫子如约而来,同行的还有个戴方巾穿青厚绢直身的中年士子。
在他们后面是三个从人,一个挑着一个小担子,带着一块肉,一只猪脚,一只鸡,一只鸭,两条鱼和一包米,另外两人一人牵着马,一人牵着驴,马鞍上还束着一把绿帷伞。
那个士子从着装看是个生员,后来听周夫子介绍说是何大官人便知确实是生员。柏崽跟着一起回来的。
一来禹寿就请人入座,叫倩倩端上新点好的橙皮青豆紫苏籽茶,桌上早摆上好几样小食:红瓜子、柿饼、甜槠、酸枣糕、橙柚、果子、猫耳朵,还有红枣、板栗,从下村买来的核桃,好多种摆了半桌子。
提前请来的添玉夫子和玉喜忙站起来迎客。
倩倩努力地想从那位何大官人的五官神情里找到点何济源的影子,只是哪里找得到?
那位何大官人跟何济源一样除了白净些,就是蓄着一副美髯,有五六寸长,再就是壮一些胖一些,没看出哪些是一样的,是以她也不是很确定了。
何氏已杀好了鸡鸭,叫她去拨鸭毛。
张氏烧开了水,把杀好的两只鸡倒在木桶里用开水燎一遍。
倩倩过去试着拔了下毛,方快速地把鸡毛给捋了下来,又把鸭子上的细毛细细地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