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乡村日暮即景 > 第45章 何小官人从石鼓书院回来了(第3页)

第45章 何小官人从石鼓书院回来了(第3页)

不过随后她便把这些恐惧心理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等喂好了猪后,就忙着挑了前天晚上第二次煮好浸着的两匹葛布,与要洗的衣裳,跟张氏一起到溪边捶打捣练去了。

用火灰水煮了两次后,经过那么多棒的捶打,湿的细葛布摸起来很是柔软。到目前为止她已经织好了十八匹,只有六匹未卖出。

何小官人要的这四匹,自当练得软软的才好,不然岂不是辜负了对方的好心?

而且再织两匹即可完成本年任务,想起来会有相对多的时间读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便多了些干劲,边陲边哼起歌来。

这歌既不是社戏时听的那些套曲或者大曲,祁阳戏的单曲,道州调子里的俚曲,更不是傩戏,而是此地一些读书人平时所常唱的当朝或前朝的散曲或小曲。

比如这首元散曲《沉醉东风。挂绝壁枯松倒倚》写的是潇湘行舟风光,就非常应景。

【仙吕入双调】:“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当地传唱的曲也有一些立意很好的,如一首《天净沙》就很有意境。

她很少唱那些粗俗的俚曲,因为不喜欢,倒是会唱一些流行的山歌。

张氏也边捶打衣裳边哼着曲,她哼的则是调子曲,许多倩倩都不太听得清,不过喜欢就好。

两人回来后又煮了点水里面倒入米粉调好的浆做成浆水,将衣裳放进去浸一下又拿出来洗一下,方拧干整平晾晒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男子们都出去割禾了,何氏在井边剖鸡鱼,张氏拿了浸好的麻绩起来。

而倩倩呢,则从竹竿上取了放牛时扯回来的淡竹叶、矮脚茶、凉茶藤(即玉叶金花)、夏枯草、野香薷、地胆头,跟晒好的金银花、以前攒的野菊花各拿了些煮了一大锅茶水。

处暑天热,外加出汗多,茶水里放点盐给田里劳作的人喝,也可解下暑湿解毒。煮好了后倒进大锡壶里,跟浸好的瓜李一起挑到田头去。

也许是有意为之,双喜直到禾割完了,谷子入仓后方在一个上午才来取布。

这时她正趴在门前地上铺着的晒席上,用鹅卵石给另外练就的两匹葛布中的一匹刮布面,以使布面平整光亮。

此时大人们在外,张氏在门内绩麻,倩倩方有机会问一些问题以解惑。

她先端了凳子出来请双喜坐了,又取了几个青桔,才把已理好的四匹布递给他。

双喜递过一小把碎银子等着她称好,便要回去。倩倩跟张氏说了声送人,跟着一起出来。

来到路两边没有人家处方问出自己想了许久的问题:“双喜哥,何小官人真的没有什么事了么?”

“啊?没有,”双喜赶快回答,有些奇怪她的问题,“就是没有进学,有点生闷气呢。”

“喔,这样子,他确实没有什么不对的话就好了。你多陪陪他吧,多跟他讲讲话,逗他多笑笑。”

“小娘子放心,小子晓得的。先走了哈。”两人道了别。

倩倩回来,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按何济源的脾性,除非有什么困住他的事情,能来肯定自己来了,还会告诉她衡州的好玩的,不会是因为黄立魁考得不好不能出门,他也不能出门吧?

这苦恼并没有持续多久。秋收后便是急着收秋豆、秋麻,然后便是挑肥种冬麦、捉花、收蜡、打桕子,秋高气爽时正是农忙。

白天忙活,晚上纺纱绩麻到三更,头还没碰到枕头就睡死了,自然没时间想别的乱七八糟的事。

忙完了这些到了八月初几,秋蚕又出了,于是又忙活了近一个月方得点闲,这时已到了寒露时节。

过后又要收油茶,进山采采黄栀子,捡捡槠子、栎子,挖挖葛根蕨根,便是无止境的纺纱、绩麻、织布,也因此有些空闲可以出去逛逛。

倩倩便在一天随天开上街。她只背了两匹绢、一匹麻、一大包干栀子。

还特地在卖完东西后找了个理由到濂溪学校转了圈,只是三个人里一个都没碰到,让她心里总觉得怪怪的,少了点什么似的。

喜欢乡村日暮有人家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乡村日暮有人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