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文艺圈有多乱 > 第499章 翰墨的财报(第2页)

第499章 翰墨的财报(第2页)

“我咱们再聊。”肖飞说道。

肖飞手里其实是有一份毕马威给他出的关于翰墨公司1997年财务状况的报告的。

总体而言,1997年,是翰墨公司飞跃式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公司全年销售码洋达到了7。8亿。

这一年,公司的盈利也达到了3。3亿之多。

比之8月份的时候预计的全年码洋5个亿还要多上将近3个亿之多。

这是因为,《鬼吹灯》在过去的一年大卖超过一千万册。然后,《盗墓笔记》再继续延续大热的趋势,最后,到年末的时候,《明朝那些事儿》的新书预订再一次将现金码洋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一个踩刚刚成立一年多点的私营公司,码洋能达到近八亿,盈利3亿多元,这个成绩是光彩夺目的。

当然,肖飞嘱咐刘泽来,有关翰墨公司的财务状况,尽可能的低调一些,能不被相关方面察觉,那是最好。

肖飞墨财务出的这份财务报告,数据什么的跟毕马威出的那份报告几乎是完全吻合的。

他以最快的速度份财报,抬头笑着点头说:“泽来兄,公司能发展这么好,多亏了你掌舵啊,感谢你一直来的艰辛付出。”

刘泽来摆手道:“肖总,惭愧,惭愧啊!公司能有今天,您的功劳占了90%,至于我,只是帮您这个摊子。”

“没有您的那些作品,没有您的在旁指点,没有您指明发展方向,翰墨是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的。”

“说起来,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啊。”

刘泽来感慨颇深地说道。

“泽来兄,你谦虚了。”肖飞笑着摇摇头,他仔细想,自己还真的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

接下来,两人又谈起公司目前的一些情势。

翰墨发展得这么快,自然是引起了省里市里不少领导关注的,尤其是,翰墨从事的还是敏感的出版业。

但因为公关做得到位,大的麻烦倒也没遇到过。

只是时不时的会有一些行政部门过来打秋风,刘泽来也都以恰当的方式打发掉了。

刘泽来告诉肖飞,现在翰墨在中原市很出名。

出名的原因就是工资高,福利好。

因为这个,甚至有一些个领导打电话给他,要求照顾一下自己的某个亲戚,能让其进翰墨工作。

刘泽来苦笑道:“今年的福利,不能再那么出格了,不然,整个中原市都会把咱们当成一头肥羊的。”

肖飞听了刘泽来的话,眉头皱了起来。

刘泽来这话说得没错。奖金啊福利啊什么的,太过丰厚,往往会遭人嫉恨和眼红的。

这时候毕竟才是98年,私企远没有后世那么高调。

尤其是在这地处中部的封闭内陆城市,太高调,往往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泽来兄,你这个提醒很及时。今年的年终奖就不要升格了,还是保持跟去年一样的模式发放吧。不过,骨干员工红包厚度一定要加厚,不能让人寒心。”肖飞吩咐道。

“嗯,我会的,肖总。”刘泽来点头。

“我上,把给‘梦笔斋主人’和肖飞的版税都单独列了出来,作为公司的成本,那泽来兄,我春节后就要把这笔钱提走。到时候你准备一下吧。”肖飞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